见到这部经乃至闻到这部经,再不堕三途了,这是绝对的大乘。
学一部经要实用,别在形相上讲我听了什么经,听什么经又有什么用?
跟人交往,有善知识、有恶知识,恶知识教你做的是恶事。
见了善事,你都应该随喜。见了恶事,你一定要忏悔,帮他回向,这样子你自己就是行菩萨道。
我们的习种性是根深蒂固的。产生在什么地方呢?产生在任何事情都以“我”为主,我执、我见、我爱,都是从“我”而出发的。
菩萨的加持有显也有冥的,有个人的,也有共业的,因果是不会错的。
等你功夫用到一定程度了,你自己的经验会产生的,在那个时候你有智慧了。
我曾经讲过──“假使热铁轮,于汝顶上旋,终不以此苦,退失菩提心。”
《地藏经》都是从事相上说,每个事相都包括全部的真理。
你明白着诵,跟你不明白着诵,两个的效果相当不同。
六欲天以上,大梵天、十八天没有女相,全是男相。
如果没有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,不称为佛弟子。
把信佛的信仰力摆在第一位,你该怎么修行就怎么样修行。
业是可以带的。但是怎么样带?
我希望大家念一念《地藏经》或者是念一念地藏王菩萨,你也要利益众生啊!
我们很多道友注重形式,看别人也看形式,看他的威仪好不好、坐得端正不端正,说你打坐,先问他会不会跏趺坐。
富和贵是无常的,因此说五家共有。
有人念经他念到很高兴——不论念什么经,在你修行当中,愈念心里头非常喜欢,那你就得到加持了。
众生的业有深有浅,但谁也不愿说自己的根机浅薄。
好多佛弟子在因果的关头,他没有深入,变成邪见,拨无因果。
这种力量是无形无相的,但这个无形无相的比原子弹的力量多。
为什么在世间上布施同样东西,所得的效果不一样?
在《地藏经》的教授方法当中,说到我们若要死了,临终时,你怎样修?
我们要开始学《地藏经》,我们思想先得有个准备。准备什么?
你要想修道成佛,你先得忏悔业障,最主要的是忏悔业障。
若是做错了事呢?忏悔。在发愿里头就有忏悔,做错了,一悔就清净了。
我认为读经或观想,或求佛菩萨加持,实际上是你自己的心力。
对待一切众生,一定相信他们是可度的。
我最初去西藏的时候,我的师父让我任何都不要学,停下来,就念文殊心咒。
不管相应不相应,你就是礼拜。称诵地藏圣号的时候,罪业就消失了。
这是教我们念地藏王菩萨圣号的时候,不要起杂乱心,不要起垢染心。
你见了一个众生,没有智慧、没有大悲心,不会做这个事的。
《楞严经》就告诉我们,你吃完了的余分,你要施给众生。
这个救命啊,不是救我们的色身性命,是救我们的法身慧命。
寿命长和寿命短,有富的、有穷的,这是世间相!
这个天人转增天福,天福马上就转了,五衰相现就没有了,受大快乐,永不堕三恶道。
念佛的时候是否用心、能否达到一心,这很重要。
一般最初修数息观的比较多,数息不如念佛或念地藏菩萨圣号容易摄念。
自己不要轻视了所获得到的福德,对福德应常珍惜。
不是坐那地方,口里念着糊涂咒,心里想的贪瞋痴,你能有用处吗?
忏悔当中发愿,愿一切众生不要害病,希望别人都健康,那你的病也好得快。
你心里头安静下来,你才知道,看见你的出入息。
学经学不进去,修道修不进去,就是他的根很下劣,根浅不深。
你劝他修行是好事,但是对他不相合,你不能知机。
如果你一天昏烦恼乱,你怎么能修成定,修不成的了。
不要贪多。读哪一部经都行,但是要深入。
大家要多做好事,莫问前程,不求回报。
如果我灭度之后再食肉,不是我弟子,佛不承认是我弟子。
你连基本的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都没有修行,你还能修其他的法门吗?
修补经典、装理佛像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,比起布施的功德大多了。
要怎样消一切的业?念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。
在这种时候所现的,不论你看见佛、看见菩萨,都是妄想,都是魔,那不是圣境。
念佛修行有两方面:一个是动态的修智慧,一个是静态的修三昧。
佛教有两句话:“有觉觉痛”,有这个知觉的时候你觉得痛了;“无痛痛觉”,那个痛痛不到你的知觉。
要有这样信心,业障都是假的,身体是假的,随时在坏。
《地藏经》上,释迦牟尼佛一再嘱托观世音菩萨,弘扬地藏法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