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七天的拜忏修行,是一场生命的“归零”与“重启” | 汉济寺地藏七感悟

地藏七心得报告 2025/10/10

当我提笔写下这些文字时,汉济寺的晨钟似乎仍在耳畔回响,空气中弥漫的檀香仿佛还未散去。

这七天的拜忏修行,对我而言,绝非一次简单的寺庙体验,而是一场生命轨迹的归零重启。因为此次打七把我无数个第一次交织在了一起,构成了一幅此生难忘的心灵画卷。


第一次:海清着身,收摄身心

还记得第一天,我手忙脚乱地穿上那件宽大的海青。动作生疏,布料的触感陌生,但当衣襟整理妥帖,双臂合十时,一种奇妙的庄严感油然而生。

它不再仅仅是一件衣服,而是一个无声的提醒:收起俗世的散乱与随意,此刻,你是一名修行人。

每一步的安详,每一拜的恭敬,都在海青的飘动间被悄然规范。原来,威仪不在别处,就在这身衣服所赋予的行住坐卧之中。


第一次:过堂用斋,五观明心

虽然与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结缘4年多了,但还是第一次在地藏道场吃住。

寺庙的斋饭,是修行的第一课。过堂时,碗筷无声,唯有法师淡淡的开示与供养咒的梵音。

我曾是手机拌饭一族,从未如此专注地品尝过一饭一蔬的本来滋味。在这绝对的安静中,我学会了食存五观,计较心在清淡的菜根香中慢慢融化,感恩心在每一口饭菜里渐渐充盈。

原来,禅意不仅在蒲团上,更在斋堂的每一粒米中。


第一次:汉济拜忏,洗涤尘劳

拜占察忏,是这次打七的核心。当身体随着唱诵一次次匍匐、礼拜时,最初的感受是身体的疲惫与酸痛。

但当汗水浸透海青,当往昔所造诸恶业,皆由无始贪嗔痴的忏文反复叩击内心时,身体的累仿佛成了洗涤业障的甘霖。在整齐划一的礼拜中,我似乎看到了那个在红尘中奔波、计较、烦恼的渺小自我。

每一次叩首,都是对傲慢的降伏;每一次起身,都像是一次崭新的开始。拜忏结束,虽身疲力尽,但内心却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与清明,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。


最重要的第一次:皈依与依止

如果说前几日的体验是清扫庭院,那么皈依仪式,便是为心灵找到了永恒的归宿。当我清晰地念出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时,眼眶不禁湿润。

那是一种漂泊已久的游子终于找到家的感动。我不再是一个孤独的探寻者,而是三宝座下的弟子,有了明确的航向。

而这份幸运,更在于我依止了梦参长老的弟子上隆下仁大和尚。大和尚开示时,言语平实,却字字珠玑,如春风化雨,润物无声。

他威严中带着慈悲的身影,让我对僧宝二字有了具体而真切的信赖。我知道,从此茫茫人海,我有了一位可以请益、可以依靠的明师。


七日的收获:从寺内寺外

七天转瞬即逝,下山回归尘世,世界似乎还是那个世界,但我的心已悄然不同。

我学会了在喧嚣中给自己留一份如寺庙般清静的内心空间;在面对烦恼时,会想起拜忏时的专注与放下。

这次打七,为我的人生注入了一种定力,它告诉我:真正的修行,是从走出山门的那一刻才开始。


感恩诸佛菩萨的加持,感恩大和尚的教诲,感恩汉济寺的所有法师,感恩义工菩萨们的辛苦付出,也感恩那个鼓起勇气、踏出第一步的自己。

这七个日夜,如同一盏被点亮的心灯,其光虽微,却足以照亮我前行的路。

愿世间所有美好,都恰逢其时!

能容于乙巳年八月十七日顶礼!

<返回上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