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师悟道步步莲开,念佛归心声声觉照(三)| 汉济寺地藏七感悟
5、念佛与参禅
我曾对念佛与参禅有所区分,不太理解。而此经行念佛中,让我突然察觉到,经行念佛与参禅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,不可区分,只是学习方式不同而已,目的本质是一样的。最后不都是要我们断除五欲,破我知见、明心见性、了脱生死吗?
于是我开始查阅资料来证实我的理解是否是对的。查阅到曾有一居士请教绍云老和尚,念佛与参禅有何区别。
绍云老和尚答:
佛经中云:佛说一切法,为治一切心,若无一切心,何用一切法。楞严经二十五圆通上,文殊菩萨选择圆通时说:“归元无二路,方便有多门”。
参禅念佛等等法门都是释迦世尊亲口所说,道本无二,不过以众生的夙因和根器各各不同,为应病与药计,佛才说了许多法门来摄化群机。所谓法无高下,对机者好;药无贵贱,愈病者良。
参禅念佛下手功夫虽不一样,但念佛的能念到一心不乱,不念自念,明明了了,何尝不是参禅;参禅人能到能所双忘,虚明寂照,又何尝不是念实相佛?因为皆是一个灵明觉照嘛!
又查阅到资料,看到憨山大师开示:
念佛跟参禅一样,先须将自己胸中一切烦恼妄想、贪嗔痴爱,种种杂乱念头一齐放下,放到没有可放的地方,单单提起一声“阿弥陀佛”,历历分明,心中不断,如线贯穿着数珠,又像箭笞相拄着,中间没有一毫空隙的地方。
这样着力靠定,于一切处不被境缘牵引打失,在日常生活中不杂不乱,寤寐一如,时时用心,刻刻在念,念到临命终时,一心不乱,便是超生净土之时了。
参禅观照话头达到一心不乱的状态。通过专注于某一个对象,反观内心,觅求心性,最终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。
念佛也一样,一句“南無地藏菩萨摩诃萨”或是一句“南無阿弥陀佛”,专注于佛号里面,达到一心不乱,不起妄念,明心见性。
只要安住当下认真地做好一件事,那么所有的好事自然成。只要安住身心认真修学好一个法门,那么法法都通达。重要的是专注,一心不乱,还有坚持。
就好比在世间读书的学子一样,我们想考读的目标是理想的大学,但现在我们每个人在读的学校不同,老师的教学机制也不同。
但是我们的目标是一样的,就是考上理想的大学。每所学校都有自己针对性的教学方案,但目标是一致的,就是让学生考上理想大学。
而我们只是选择了合适自己学习方案的学校就读而已,目的结果就是考上同所理想大学!过程中除了老师的教育,还得靠学生配合精进去学习进取,双向奔赴,结果自然成!方法不同,目的一样,无二分别。
6、坚持就能看见阳光,怎么才能让自己道心不退转?
我问:“师父,怎样菩提心才不会退转呢?”
师父答:“发心,坚持!”
梵网经曰:如说修行者更难。
是的,修行的过程中会经历各种磨难。除了色身的磨难,还要经历内心的挣扎以及各种考验等等。
就比如我们经行,若是没有发心、没有正念、没有坚持,这个业力首先障碍我们这个色身,使我们无法行走(这也痛那也痛全身痛)。
接着会障碍我们的心念(当身体各个部位疼痛的时候,我们开始自己给自己洗脑,劝自己何必这么折磨自己呢,劝自己不要再走了,给自己找各种理由,自己障碍自己)。
所以大师父说:要发心,要发愿,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经行。自己都搞不明白的话,就是凑凑热闹而已,没有功德,没有利益。
所以不管我们在世间做任何事情、工作或者学习,都是要确定目标,努力实干,才能得到相应的结果。
修学也一样,都得有目标。有了目标才有动力去执行,道心才能坚固。当我们目标明确,发心勇猛,具足正念,诸佛菩萨龙天护法自然加持助力于我们。
放弃很容易,退转很容易,但是你未来的样子,就藏在你现在的坚持里。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,而是坚持。人生没有白走的路,每一步都算数。立大志者,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。
所有的努力和坚持,不是为了让别人觉得你了不起,而是为了能让自己打心里看得起自己。有些事不是看见了希望才去坚持,而是因为坚持才看到希望。成佛成道的修行过程需要坚持还有坚信不疑。
持之以恒,才会一劳永逸。
要想涅槃重生,必得抽其筋骨。
假使热铁轮,于我顶上旋,
终不以此苦,退失菩提心。
愿我们永远发大菩提心,永远不退转!
7、去哪里求法?
此次经行,大师父让我们思考:此次经行问自己需要得到什么利益,此行目的是什么?不然的话就是荒废此行了!
于是我绞尽脑汁,冥思苦想。我想得到什么?法。是的,只有求法对我来说才是最实际的事情。应该怎么求呢?我还是想不出个所以然......
直到有一天,听一位师父在分享他的心得,他求法学法的心得以及他感应到一些境界相的时候,突然我脑袋里萌生出这么句话:佛法就在自性中显现,佛法就在当下妙用之处。
突然心里豁然开朗,原来法不是对外求的。回归本心,本性具足一切法。
六祖慧能大师曰:
何期自性本自清净,
何期自性本不生灭,
何期自性本自具足,
何期自性本无动摇,
何期自性能生万法。
因为每个人的自性本就是清净、不动的!因被无明愚痴而遮盖,不见自性不见法。所以我们需要通过修行,破我知、我见、我执,才能让自己内在的本心自性清净显现出来。
就好比一面镜子,它的本质是干净、剔透、明亮的,但是后来灰尘把它遮盖住了,变得又脏又模糊。于是我们需要一块布,一桶水,一步一步地把灰尘擦拭掉,它又变回干净、明亮、剔透了!
虽然它还是会被尘土遮盖,但是我们不断的发现,不断的去擦拭,那么它变脏的次数就会越来越少。如果时时刻刻去擦,那它就时时刻刻都是干净、明亮、剔透的。
这镜子本质就好比是我们的自性本心;灰尘就好比是我们的无明愚痴欲望;一块布一桶水就好比是我们修行的方法;擦拭这个动作就好比是我们知道了方法就用行动去实践,而不是空谈;不断发现不断擦拭就好比是我们需要时时刻刻观照自我;时时刻刻去擦拭就好比是这个过程我们是需要坚持的。
此次经行大家都受益匪浅。愿我们在佛法里照见智慧,把佛法真切融入生活中的行住坐卧,因为佛法就是活法。
2025年首届21天的经行已圆满落幕。
愿各位道友继续发心,明年继续精进!
感恩三宝,感恩师父,感恩大众!
惭愧弟子:能理
2025年5月28日